云南:勇担使命 不断提升国际执法合作水平
“报告指挥长,执行中缅界河巡逻任务船艇及民警备勤备航完毕,是否起航,请指示!”10月16日,伴随着起航指令的下达,云南省公安厅水上巡逻总队53101艇缓缓离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关累港,开启了当天中缅界河巡逻任务。
金秋的澜沧江畔,满目苍翠、绿意盎然。
“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我们倍感振奋、干劲十足,为自己是一名护航湄公河的人民警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巡逻勤务间隙,53101艇负责人谭建华用手机和战友们一起观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
民警在执法艇前甲板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
近日,云南省公安厅水上巡逻总队组织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对总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方案进行研究部署,总队各级组织以“第一议题”、党委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第一时间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引导和激励总队民警职工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迅速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忠实履职的强大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鼓舞人心、令人振奋。作为新时代青年民警,我将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力量。”水上巡逻总队政治处民警邓健说。
2011年,发生在湄公河的“10·5”惨案举世震惊,湄公河一度陷入阴霾笼罩之中。案件发生后,中老缅泰四国创造性地建立了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机制。11年来,中老缅泰四国执法部门始终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携手前行,有力遏制湄公河流域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国际航道安全和沿岸各国人民合法权益。
站在岸边远远眺望,澜沧江江面在炙热的阳光下闪烁着点点银光,犹如天上的星星般耀眼。自2011年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启动以来,四国执法部门共成功开展全线联合巡逻执法行动121次,累计开展水陆查缉、分段巡航等各类联合行动200余次,联合反恐演练5次,在湄公河沿岸及边境地区破获毒品案件3.6万余起,缴获各类毒品130余吨。目前,湄公河沿岸港口货物吞吐量较“10·5”案件前翻了两番,“黄金航道”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云南省公安厅水上巡逻总队将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切实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机制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强化违法犯罪联合打击力度,持续深化密切合作。
“接下来,我将认真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勇前行,牢记从警初心和责任担当,为守护好人民美好生活贡献力量!”谭建华信心满满地说。
“我们将不断开创执法安全合作交流新领域、新模式、新平台,携手谱写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机制崭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云南省公安厅水上巡逻总队总队长袁亚平说。
记者:马燕 通讯员:马丽娟 李朋飞
杭州:人民至上 “枫桥经验”焕发异彩
连日来,“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浙江民警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热词”。为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浙江各地公安机关广大民警认真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共同见证重大而庄严的历史时刻。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这些金句,让杭州市公安局萧山区分局瓜沥派出所党山警务站民警徐洋印象深刻,“党的根基在人民,让人民满意,让群众获得更大的平安和幸福,是我们社区民警的职责所在。”
民警徐洋(中)化解矛盾纠纷。
大会召开的这些天里,徐洋依然奔波在守护平安的第一线,巡逻、检查、出警、走访群众、调处纠纷。10月18日晚上,正在辖区开展消防检查的他接到一个特殊的电话。“徐警官,我很快会把钱还给您。”电话里,让徐洋一直记挂着的小王,精神状态和半个月前比判若两人。因为贷款开早餐店失利,小王站在河边差点走上绝路。徐洋拉回小王后,帮他还了一个月的贷款,还为他找了一份工作。日子柳暗花明,小王一扫阴霾,他信心满满地跟徐洋保证说:“谢谢徐警官,我现在很好,钱我一定会还您!”
徐洋爱管闲事在辖区是出了名的。从事社区工作12年来,他全心投入辖区平安创建工作,老百姓看在眼里,为徐洋竖起大拇指。
在党山警务站,徐洋和17名辅警被称为“十八罗汉”。要管理好面积约8.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6万名的辖区,仅靠“十八罗汉”显然是不够的。徐洋充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发起并组建了“党山警务站义警联盟”。经过6年多的发展,“党山警务站义警联盟”已拥有10支义警分队、近3200名义警,形成了“组组有人、村村有队、街街有警”的群防群治格局,真正管起了辖区内七七八八的“闲事”。
在党山警务站的警民调解室,承载了无数家长里短,浓缩了警民之间的满满情谊。在3年多的时间里,警民调解室已化解各类纠纷5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辖区26位孤寡、独居老人是徐洋重点关注的对象。只要一有空,他就带上生活用品上门看望这些老人,看看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为了方便老人们找他,徐洋还把老人手机的一键拨号都设置成了他的手机号码。
对于遭遇“成长烦恼”的青少年来说,徐洋又是一位尽心尽力的“校长”。2021年8月,徐洋开办了一所“未来警校”,采用“7+X”彩虹成长模式,在戒网瘾、心理疏导等方面帮助青少年克服成长的“疑难杂症”。在他的帮助下,很多加入警校的青少年告别手机游戏等网瘾,重新回归正常学习生活。
付出真心,聚得民心。徐洋用一心为民的铿锵步伐,在辖区里走低了发案率,走出了一份平安,更走出了群众的满意度,真正走进了百姓的心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对我们社区民警来说,就是要立足本职工作,维护平安稳定,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让我们共同的家园既美丽又和谐,让老百姓生活幸福、精神充盈,安全感十足。”徐洋说。
记者:谢佳 通讯员:傅宏波
惠州:党建引领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经过半年多的积极探索实践,惠州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党组织和基层党组织紧密结对,搭建了共建平台,初步实现了党建与业务、机关资源与基层需求、维护平安稳定与护航经济发展‘三个相融合’。”惠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朱昆智表示,惠州公安机关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公安改革,在党建引领结对共建工作上持续发力,推动“一村(居)一警”提质增效,在基层治理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惠州市公安局重大项目专班民警深入企业开展普法宣传。
因为照顾患病父亲休学两年的小伟,获得2万元资助回到了大学校园;村里的排污线路和截污水池做了调整,耕地内涝问题得到缓解;村里多了党建驿站,矛盾纠纷有了新的调解平台……
“自从惠州市公安局警务督察支队党支部和我们村党总支部‘结对共建’后,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难题,乡村治理更加有效。”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汝湖镇新光村党总支部副书记严东源说。
严东源口中的“结对共建”,是惠州市公安局于今年创新启动的“全市公安机关坚持党建引领开展结对共建推进一村(居)一警提档升级”工作。惠州市公安局持续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全市公安机关229个党组织通过民警兼任基层党组织副书记、机关警力定期下沉的形式,与全市13个重大项目、22个工业园区、11个临深临莞重点区域、180个重点村(居)开展结对共建,全面解决基层治理的难点堵点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
惠州公安机关牢牢牵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不断推进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通过党建引领机制体制变革,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畅通“毛细血管”,激活“神经末梢”,进而使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赶工期,抢建设,追产能,中韩(惠州)产业园里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目前我们园区引进了86家企业,其中53家已经落地投产,产值达千亿元,是名副其实的千亿园区、发展热土。”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党委书记池水清向记者介绍道。
起步区工程建设多、流动人口多,矛盾纠纷随之而来,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警务室民警潘春涛和他的同事们当好营商环境“护航员”,用心用情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村警吹哨,部门报到’,大家齐心协力,做到建设同步、服务同步、管理同步,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潘春涛干劲十足。
“村警吹哨,部门报到”是惠州公安机关探索建立的一套基层问题流转处理机制。基层村居民警遇到“疑难杂症”,可依托“村警平台”,对接协调刑侦、交管、治安等业务警种合力解决。同时,公安机关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结对村居的疑难问题,打造基层问题流转解决的管理闭环。
“结对共建,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能为老百姓解决更多问题,我们干事动力更足。”潘春涛表示。
惠州公安机关不断推进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不仅使机关民警的党性得到锤炼,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为派出所民警减负增效。
记者:何剑飞 通讯员:张中 彭欣
普安:当好“领头雁” 乡村振兴感党恩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0月16日上午,贵州省普安县红星村村活动室里坐满了人,电视里播放着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公安局民警、红星村驻村第一书记戴永亮对未来满怀期待。
戴水亮(右一)向村民宣讲乡村振兴政策。
“戴书记,我们今年产量这么高,果子甜度和销量都在,你说经过我们的科学培育,明年的果子更大、更甜,我们能拿到的分红会不会更多啊?”果农张大姐笑着问戴永亮。
去年这个时候,戴永亮刚到红星村鼓动大家再种猕猴桃时,大家都很抗拒。现在,大家都希望能多种点。
红星村地势高,多岩石结构,只能种植玉米、土豆。在脱贫攻坚期间村民多次尝试种植猕猴桃,但由于“先天不足”,长势总是不尽如人意。
驻村以后,戴永亮决定再试试,他精选400亩土地种植猕猴桃。为了提升猕猴桃产量、改善口味,戴永亮先后到四川广元、云南建水等地寻找“实干派专家”、到农科院果科所找“学院派专家”下地指导。
改良种植增产,新增产业扩产。戴永亮还根据当地桩网设施,多方考虑种植了葫芦。红星村这块曾经的荒芜之地渐渐变绿,变成了普安县的“后花园”。如今,在戴永亮带领下,红星村探索出产业多元化发展之路,形成“一村两果”特色产业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让戴永亮和村委班子有了拓宽销售的新思路。他们计划着让猕猴桃搭上电商销售“快车”。“党的好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也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更多可能、更大空间。”戴永亮说。
产业有收成,村民有收益,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实现了新进步。今年红星村群众参加猕猴桃和葫芦种植劳作,务工收入合计达到100万元。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红星村不忘将人居环境整治与培育文明乡风、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有机结合,戴永亮和驻村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百姓家中,来到群众身边,加强宣传教育,使人居环境换了新颜。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村民有了奔头,乡村振兴大有可为!”戴永亮对于红星村未来的发展满怀期冀,“我们一定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领会透、落实好,把村子建设得更好!在创造乡村美好生活新征程上,继续奏响乡村振兴的‘共富曲’。”
通讯员:谭锦富 邹颖颖
乐山:忠诚守护万家灯火
“李大爷,杂物摆在楼梯间,您和老伴还有邻居上下楼都不方便,而且杂物堆久了还滋生蚊蝇,如果起火了更是不得了。”10月17日一大早,四川省乐山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通江派出所民警杨连武来到自己负责的小区,苦口婆心劝说辖区居民李大爷,“您看这样行不行,把一些不用的杂物卖给废品回收人员。”杨连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说服了老人。李大爷答应尽快处理楼梯间的杂物,和邻居好好相处。
运用情、理、法妥善处理群众间的矛盾纠纷,是杨连武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这也是乐山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民警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连日来,乐山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通江派出所全体民警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该所民警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打击违法犯罪、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守护辖区平安各项工作。
乐山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通江派出所民警在辖区巡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公安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聆听了二十大报告,通江派出所所长赵峰激动不已。
忠诚履职,守护万家灯火,通江派出所将为民服务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坚持做群众的热心人、贴心人,着力为辖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10月21日下午,辖区居民喻先生不慎将手机遗落在共享单车车筐里。等他想起来拨打手机时,手机已关机。着急的喻先生来到通江派出所报警求助。民警周钰刚一边安抚喻先生,一边调取现场监控。由于事发地处于监控盲区,且手机已丢失了几个小时,喻先生对找回手机不抱希望。然而周钰刚却没有放弃,经过数小时排查、比对,最终帮助喻先生找回手机。
沉入警务区,与辖区群众“零距离”接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组织发动各类群防群治力量参与共治,依托“警队之友”组建护厂队、护学队,通过管好小网格实现大平安……桩桩件件牵民生、时时刻刻顺民意,通江派出所民警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今年以来,通江派出所收到群众赠送锦旗26面。
记者:谭广涛 通讯员:付宇 杨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