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的安全感越来越强了
前几天,驻村辅警靳寒雨冒雨来找我,我们去调解一起纠纷。事情不大,村民赵某的果树影响了陈某家的农作物,两家发生纠纷。趁着国庆假期大家都在,我和小靳前往调解。双方是多年的邻居,伤了和气不值得,我们向双方摆事实、讲情理,最后建议将种植的果树进行些许修剪,防止遮挡光照影响农作物生长,最后赵某接受建议,修剪了果树,陈某也同意让步,双方握手言和。
驻村辅警靳寒雨(左)和史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瑞军(中)向村民进行安全宣传。
“有困难找警察,驻村辅警靳寒雨”。在村里的主要路口,都可以看到这样醒目的牌子。如果把基层干部服务群众比作一条长路,那么河南公安机关推出的“一村一(辅)警”警务机制则打通了“最后一公里”。从2000年开始,我就一直担任史良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我见证了公安机关“一村一警”工作的开展,并且融入其中。
以前,矛盾纠纷调解对村委来说是个老大难问题。2021年,新乡市公安局深化“一村一(辅)警”长效机制,积极探索推行政务、警务、社会事务“三务”融合的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动派出所长、村(社区)民辅警“进班子”,有效提升了化解矛盾、守护平安、服务群众的能力。而我也有了另一个身份——史良村“3+N”网格化管理的网格长。
“下去一把抓,上来再分家。”驻村辅警将收集上来的矛盾纠纷信息分类,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由公安机关直接组织调处化解,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就由村委综治部门主导,联合多方共同化解。
不光是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上,在村子的管理治理上,“一村一(辅)警”长效机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助益。2018年以来,驻村辅警经过实地走访,指导村委进一步织密了乡村的智慧管控网络。现在我们通过“智慧史良”平台,全村537户村民足不出户就可知晓村内的大事小情,特别是智慧管控网络,进一步挤压了违法犯罪空间。“在家没事就瞧瞧,看看停在路边的私家车,感觉挺放心的。”村民说。
平安史良人人共建,史良平安人人共享,这已经成了村民的共识。史良村群众的安全感越来越强了。
讲述:周瑞军(河南省延津县史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整理:中国警察网记者孙雅琼、通讯员武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