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的从警之路插上腾飞翅膀
“报告指挥部,嫌疑人到案。”10月2日,正值国庆假期,我和同志们经过一周的奋战攻坚,将一名潜逃20余年涉嫌绑架、强奸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向祖国“献礼”。这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公安局成立智慧侦查中心后取得的又一战果。
李志宏在研究案情。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供图
回眸近17年的从警路,我亲眼见证了改革强警、科技兴警的发展进程。
我至今还记得10年前的一起宾馆旅客财物被盗案,那时,我还是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公安局刑侦大队的一名侦查员。就是这样一起不起眼的小案,却让我们费尽周折。我反复琢磨,调整侦查思路,从旅店住宿信息入手,最终攻克了这起案件。也正是这次破案经历,开启了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破案追逃的道路。
那时候,公安信息化建设正在兴起,没有太多现成经验可供借鉴。为了实现技术突破,我把历年未破的积压命案卷宗搬到了办公室,开始没日没夜地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接连在实战中获得成功。旗公安局发起了一轮轮科技破案会战。几年间,我和同志们利用信息技术追逃战法,发现并成功锁定了400余名在逃人员,其中,公安部A级通缉在逃人员4名,命案积案在逃人员70余名。
2015年,科尔沁左翼中旗公安局成立了“李志宏工作室”。2016年,我和战友共同推出的“图像比对追逃破案工作法”在全国推广。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利用该工作法累计侦破6000余起积案。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2017年,通辽市公安局着眼于人民群众对平安的新期盼,在全市发起了攻坚重特大历史疑难积案行动。为确保行动取得实效,通辽市公安局全面深化警务改革,打破区域警种藩篱,集中优势资源合力攻坚,极大提高了案件侦办效率和案件办理质量,也让我有了更大的舞台。面对一个比一个难啃的硬骨头,我利用图像比对追逃战法,先后破获了数起20多年前的特大杀人案件。
2020年4月,我被调入通辽市公安局工作。这一年,公安部开展“云剑—2020”命案攻坚行动,我有幸成为全区唯一人像比对专家参加行动。全国公安战线上专家云集,接连侦破了数起尘封30年乃至40年的积案。这让我看到了刑事技术的迅猛发展,亲身感受到了建设平安中国的强大科技支撑。
破案的过程固然艰辛,但看到因此而接连破获的案件,我欣喜万分。在公安部部署的“团圆”行动中,我利用相关战法,成功帮助一户家庭寻找到了失散34年的孩子。看到亲人团聚的情景,我感动得红了眼眶。那一刻的成就感,无以言表。
(讲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人民警察训练中心副主任李志宏,整理:记者陆晗、通讯员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