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坚守人民立场,回应群众关切。江西省公安机关坚持民意引领警务,在食品、药品等重点民生领域和生态环境安全领域,持续夯实基层基础,着力化解安全风险,不断提升打击成效。2021年,全省公安机关共侦办涉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知识产权领域犯罪案件473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593名,查明总涉案金额41亿余元,切实维护了全省食品药品和生态环境安全,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防范与治理并重 有效化解食药环安全风险
围绕“防风险、保平安”的工作目标,江西公安深入排查、严密防范,最大限度消除食药环和知识产权领域可能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风险隐患。紧盯野生动物保护、食药环知、禁捕退捕等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搜集掌握动态信息,构建“网上巡、水面查、陆地堵、空中飞”的立体化、智能化水域防控体系,主动联合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多个部门,深入校园、农贸市场、候鸟栖息地、自然保护区等部位,扎实开展联合检查行动,有效化解了一批涉生态环境、矿产资源、野生动植物、食品药品、知识产权等领域的风险隐患,连续多年实现全省不发生食品药品、生态环境重大公共安全事故。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江西公安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严打严防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疫情防护、治疗用品违法违规行为,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进行。
数量与质量并重 着力提升打击整治成效
江西公安有效整合专业警种,建立“全国一张网,全省一盘棋”的战略部署,积极会同相关行政部门对食药环领域违法犯罪进行打击整治,以“零容忍”的态度,打源头、端窝点、铲链条,切实维护了食品药品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安全。
去年以来,江西公安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对各类食药环领域犯罪发起凌厉攻势,以“昆仑2021”专项行动为抓手,先后部署开展非法猎杀候鸟、“飓风2号”卷烟打假、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1”等系列专项打击行动,有效打击了涉食品药品、知识产权和生态环境领域犯罪。
江西公安坚决贯彻“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理念,坚持对生态环境类案件快侦快破、打早打小,积极助力生态修复工作,有效将生态环境损害控制在最低程度和最小范围;全面落实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政策,加大对“三无船舶”、非法制销渔网具、非法渔获物交易等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坚决斩断非法捕捞地下产业链。同时,大力加强与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合作,深入开展“鄱湖2021”护鸟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破坏候鸟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常态化巡查整治候鸟活动区域,有效保障了第二届鄱阳湖国际候鸟周顺利举办。
传统与科技并重 不断夯实食药环侦基层基础
江西公安坚持强基导向,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动队伍向科技化、专业化发展,有效提升了队伍战斗力。
着力提升检测鉴定水平。江西省公安厅将快检实验室建设作为推动全省食药环侦队伍专业化的重点工作,全省各地公安机关配备了一批专业化快检装备,依靠检测技术破获多起危害食品、药品安全案件。
积极推进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线索通报、案件移送、检验鉴定、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地区和部门合作,有效提升了行刑衔接的操作性和有效性,“警政”“警企”“警种”高度协调联动,推动了食品药品和生态环境领域的源头治理、综合治理。
有效推动队伍专业化建设。制定《关于加强全省公安机关食药环犯罪侦查技术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推动组建侦查技术专业队伍,依托省公安厅“大讲堂”讲座授课,常态化组织业务培训,组织开展大比武活动,全面提升全省食药环侦队伍技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