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针对群众反映自己购买到假冒伪劣管道产品的线索,浙江省新昌县公安局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并成功收网。
这是新昌公安机关持续加大对侵权假冒行为打击力度、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成效的一个缩影。保护知识产权,事关社会发展和企业创新活力,新昌公安机关持续打造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密织知识产权保护网。
一站式服务精准破解难题
4月5日一大早,张先生早早地来到了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准备咨询商业图片侵权等相关事宜。“上次我的公司成立前,这边工作人员解决了我很多疑惑,这次再来问问。”张先生说。
为畅通知识产权服务渠道,推动保护知识产权、更好地服务大中小企业,新昌县公安局建立了以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质押代理机构六大窗口为主体的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搭建集科技咨询、品牌指导、维权援助、中介服务、法律援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咨询受理大厅,将企业主体、群众、政府管理部门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有机联结,形成“咨询-受理-转送-处理-反馈”全链条服务,有效破解了知识产权分散管理和传导阻滞等难题。
新昌公安机关还积极探索在企业内建立知识产权服务分中心,让辖区派出所和企业联合办公,帮助企业堵塞商业泄密漏洞,更好助力企业发展。
三大机制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几年前,王某从新昌一家企业离职,不久后他到一家同类型企业就职,在职期间,王某泄露商业机密造成原来企业巨大经济损失。此案的发生让新昌公安机关开始改变以往“有案查案”的被动工作模式,主动将端口前移,创新优化三大机制,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从员工入手,新昌公安机关建立了预测预警预防机制,细化涉密人员风险评估体系,根据企业自查基础数据,制定相关人员工作规范,通过信息化手段实行全方位管理并及时向企业反馈相关信息。
从完善企业风险把控出发,新昌公安机关指导帮助企业建立闭环管理机制,会同企业各部门完善各类风险应急预案,明确应对相关事件时采用“双告知”方式,指导企业配合做好案件侦查前期工作,从研发生产到经营环节形成闭环机制管理。
从整合资源、提高效能出发,新昌公安机关建立“部门三联”机制,积极与市场监督管理局、检察院、法院对接,联合靠前服务,完善联合打击机制、司法保护联席会议制度、保护示范型企业会商制度,确保日常和紧急事务及时商议处置,有效解决知识产权溯源难、取证难问题。
线上线下培训提升安全意识
保护知识产权不仅仅是打击违法犯罪,提高企业员工和大众的保护意识也非常重要。新昌公安机关依托“云端”“最多跑一地”平台,打造知识产权线上“六大板块”一站式学习服务,涵盖专利、商标、版权等各类知识产权的政策通知、典型案例、维权保护、法律咨询等板块学习内容,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培训学习,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意识。
打铁还需自身硬。新昌公安机关定期举办知识产权专业培训班,帮助民警全面、系统掌握知识产权保护知识,提高民警理论水平、甄别能力和专业处置技能。
“这次培训对我们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帮助很大,希望你们经常来培训!”在一场知识产权服务分中心举办的培训会上,几位企业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今年以来,新昌公安机关定期组织企业培训12场次,举行经验交流会7场,线上培训累计6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