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安员杨海:危难时刻显身手 履行使命践初心


做好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做好一件事。瘦削的身材,黝黑的脸庞;随身的工作包里总是背着工作笔记本、简易维修工具和一叠叠厚厚的宣传资料。每日往返在值守辖区,认真细致开展线路安全巡查、安全隐患排查、外部环境安全管控工作;走村入户向铁路沿线的群众进行爱路护路宣传,这就是杨海同志在平凡岗位上最真实的写照。 杨海,今年48岁,一个真真正正的彝族汉子。 2001年初,他通过招聘成为了一名铁路线路巡防保安队员,从事铁路线路安全防控工作。现在的他是云南鹰卫护铁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护卫部派驻值守普速铁路广大线广通至甸心的一名巡防保安员。 在从事安全保卫工作的那一天起,这名彝族汉子,在日常的工作,牢记岗位职责,一丝不苟,爱岗敬业;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威胁时,他义务反顾,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新时代保安员的使命和担当。 铁肩“担道义”、危难“显身手”。2020年8月25日晚上,正值农历七夕佳节,楚雄州牟定县化湖广场人山人海,大量群众欢聚于此游玩。21时40分左右,杨海同志从广通镇几子湾家中返回甸心驻站点工作。途经牟定县化湖广场时看见一男子持刀将一女子捅伤在地,该女子胸部、腹部满是鲜血,现场触目惊心。但周围游客似乎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氛围中还没有反应过来。由于现场聚集群众较多,情形十分紧急。处于职业的敏感性和强烈的责任心,为了防止其他在场群众受到伤害,杨海同志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厉声呵斥该男子道“你干什么,赶紧把刀放下!”话音刚落,该男子气急败坏,持刀就向杨海同志冲过来,杨海同志临危不惧,纵身扑向持刀男子,运用掌握的警务控制技术将该男子控制在地,并大声呼喊现场群众赶快拨打110报警电话和120急救电话。杨海同志则奋不顾身,与热心群众李忠发一起,牢牢将该男子压在身下。直到公安机关民警赶到现场,才将该男子移交给公安机关做进一步处置。整个事件短短几分钟,但就是在这危急的几分钟时间里,杨海同志将危险留给了自己,把安全带给了身边的群众,为公安机关快速处置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由于杨海同志见义勇为事迹感人,2021年1月,杨海同志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为云南省2020年见义勇为先进群体称号。 面对荣誉和褒奖,这位皮肤黝黑的彝族汉子只是腼腆的回应到“我只不过是尽了自己应尽的职责,我相信即便不是我,其他人也会挺身而出的。”他并没有因为荣誉而有半点松懈,在云南省人民政府举行表彰大会的第二天,杨海同志便马不停蹄的又投入到铁路路线安全巡查工作中去了。 心系“三分地”、守好“责任田”。杨海同志所负责值守广通至甸心段路况和治安情况复杂,线路两侧多是村庄、农田、山地,铁路是村民日常劳作的必经之路,线路隐患较多。他根据值守辖区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工作方案,同时视季节的变化和当地民风民俗,适时对值守时间和地段进行动态调整。他积极组织巡防员在重点时段守住重点道口、区段,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有效的防止了村民上道行走、横穿铁路等危险情况。2019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杨海同志正在开展线路安全巡查工作,通过对讲机,同事告知杨海,一列货运列车正在经过前方道口,向他所负责的路段驶来。杨海同志已经提前做好附近村民的疏散劝导工作。正在这是,突然一头黄牛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窜了出来,站在列车要经过的铁道上。在危急的关头,为了防止列车逼停危机线路安全的情况发生,杨海同志奋不顾身冲上前去,用尽九牛二虎之力,在列车距事发地仅仅400米左右的时候,终于将牛拖拽至安全距离,成功地避免了一次可能因为大牲畜上道而导致的列车逼停事故。类似的情况,只是杨海同志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近年以来,杨海同志共发现上报排除铁路安全隐患28处,修补铁路沿线损坏的护栏网50余处,管控劝阻村民横穿铁路800余人次,驱赶驱离大型牲畜入侵线路情况172次。在他的认真细致的工作下,他负责管控的区段今年以来实现了辖区线路铁路交通事故、牲畜上道事故、行人横穿等危及行车安全案事件“零”发生,确保了管辖区内线路的绝对安全。 认清“千家人”、 巡好“百里路”。作为一名基层巡防员,杨海同志深知,要做好线路的安全巡查工作,不熟悉辖区情况、不深入群众得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是行不通的。为了摸清铁路沿线基础数据。他经常背着水壶、带着干粮深入村民家中和田间地头,收集记录基本数据,开展人民群众爱路护路宣传。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走访,辖区内84.029公里的每一寸铁路、每一个村社、每一家一户,他都做到烂熟于心。今年以来,他日均开展宣传回访4户,今年以来共签订安全责任书530余份,发放、张贴爱路护路宣传资料2600余份。在宣传走访间,他主动深入了解每家每户情况,对家里有困难的他竭力帮助。历年来,杨海同志从来没有因为线路安全工作与村民发生过矛盾纠纷。他的工作也得到了沿线群众的支持与理解。2020年6月的一天,由于雨水的冲刷,在他巡查线路上,一块重约700余公斤的山石,从山上滚落,掉在铁路轨道旁边,严重影响的列车运行安全。杨海同志发现该险情后,立即上报上级部门,并积极组织群众参与险情排除工作。由于群众工作基础扎实,在极短的时间内,杨海同志就组织了近30名群众到场参与险情排除。大家纷纷拿出自己家中的钢钎、铁锤等工具,加入到险情排除工作。在他的带领下,仅用不到20分的时间,便将该该山石移动到了绝对安全的距离。就是通过这样“走亲戚”式的工作,渐渐的,杨海同志成了铁路安全的守护者、爱路护路的宣传队、沿线群众的贴心人。 上班“工作狂”、下班“热心肠”。在单位,杨海同志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和工作狂。在开展线路巡查工作时,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将线路巡查工作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无论线路什么地方发生安全隐患,他总是亲力亲为,无论多远,无论多晚,他一定要赶到现场查看处理。二十年来,在短短80余公里的线路上,杨海同志的双脚在铁路边走过了不下50000公里的路。闲暇之余,他总是利用下班休息时间,到车站积极主动帮助老、弱、病、孕、幼等旅客搬运行李、购买车票、讲解安全知识,他为人热情、和蔼谦和,得到过他帮助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在疫情防控期间,杨海同志主动放弃休息时间,义务协助辖区1个车站3个乘降所做好旅客体温检测登记工作,疫情防控和安检查危督促工作。疫情防控期间,他协助旅客体温测量登记8000余人次,参与各站点消杀工作50余次。哪里有急难险重任务,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他身上总是体现出干不完的精力、耗不尽的热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旅客和站方的一致好评。 杨海同志,只是坚守在全国铁路线路巡防队伍中普普通通的一员,更是他们当中的优秀代表。面对工作,他们战严寒、斗酷暑、守高山、冒风雪,经历过蚊虫叮咬、遇到过毒蛇出没;行过泥泞湿滑的小路,走过荆棘丛生的山林,淌过水流湍急的小河。他们用超常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牢记工作职责,践行初心使命,二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干不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面对危难,在生死抉择的紧要关头,杨海同志用无畏的精神和在危难之时义无反顾的“逆行”,诠释了一名“鹰卫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诠释了他对保安事业的热爱,更诠释了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