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保安员杨叔军:平凡的岗位,却有着不平凡的坚守


平凡的行业,普通的岗位并没有阻挡他工作过的热情。 2003年,杨叔军进入安庆市同庆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守押岗位。18年来,他通过刻苦学习和不解的努力,在专业技能上不断提高,并逐步成为守押队伍的骨干。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很多人选择“逆行而上”,杨叔军就是其中一位最美的“逆行者”。他负责医院的上门收款任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杨叔军和他的队友们用实际行动,全力保障了安庆市金融秩序安全稳定,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得到了客户单位的高度赞扬。 疫情面前,他是无惧无畏的“逆行者”。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役。虽然工作性质特殊,但他也是母亲最牵挂的儿子,是孩子最勇敢的父亲。可是,面对疫情,毅然选择逆向而行。杨叔军所在车组负责安庆市立医院北院区的上门收款任务,疫情来临时,医院是高危风险点。作为解款员,是直接与医院接触的,风险极高。“我是老队员,我先上”,工作了十七年的老保安杨叔军第一个主动请战。在上门收款过程中,做好防护措施,从不马虎,口罩、手套佩戴好,随身携带小喷壶,不论是空箱或者款箱都进行消毒再消毒,把控好第一道防线,快速装箱上车,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不忘款箱安全,从疫情开始,他每天就是这样重复着,没发生过一起违规操作和疫情防控事故。 工作面前,他是锐意进取的“实干者”。疫情防控工作是辛苦的,武装押运工作是枯燥的。为了工作需要,杨叔军真正做到了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众所周知,医院是这次疫情最高的风险区域,他不惧怕,从未提出任何条件,听从命令,任劳任怨。他家里还要八十多岁的老母亲需要照顾,有队员提出要替换一下他,让他休息几天,杨叔军毫不退缩,“我已经熟悉防控流程了,我可以的,谢谢!”就这样,为了其他队友的健康安全,他继续坚守在疫情一线。 一天晚上,近58岁的杨叔军因疲劳突感发热,身体不适,他及时向中队汇报,并在早晨第一时间到医院就医,经核酸、CT拍肺片确诊为普通感冒,退热后立即要求上岗。公司考虑到他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建议他换岗休息,他却说:“我通过这几天的工作,已经很熟悉检疫流程,经验更为丰富,在这个争分夺秒的非常时期,换掉一个人又需要重新熟悉工作流程,我身体目前没有大问题,还能再继续坚持!”于是,“固执”的杨叔军同志还是继续坚守岗位。就这样他又继续在最危险的岗位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家庭面前,他是舍小顾大的“奉献者”。生活中态度和蔼、乐于助人是杨叔军同志的优秀品质。帮同事们烧开水、替身体不好的同志顶班,对于他来说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无论谁遇到困难或者遇到不高兴的事儿,他那张憨厚的脸马上会出现在谁的面前。在城区守押大队一中队以人缘好、威信高而赢得大家的一致赞同。“杨大哥,你整天医院来回跑,家里人没有意见么?”面对队友的玩笑,杨叔军只是笑着回答了一句“没事,都能理解”,殊不知他内心的愧疚。每次回到家中,看到老母亲的眼神,这才猛然醒悟老人的担忧。从安庆市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开始,每个人都深感疫情离我们越来越近。在这样严峻的疫情防控情况下,杨叔军每天还要来往于医院与银行之间,接触很多人,感染风险更高,尽管每名守押队员都严格做好自我防护,但面对老母亲的担忧却从不纠结。 对于家人来说,春节的假期是期盼已久的,可以陪陪老人和孩子,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一切计划,孩子的失望更让他愧疚万分。然而,杨叔军并没有因为愧疚而影响工作,并将对老人、对孩子的愧疚化为工作的动力,继续坚守岗位,安全携款100余趟次。 生活面前,他是传递温暖的“爱心人”。“有一种爱心,叫做传递温暖”。杨叔军是一名奉献爱心的使者,平时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走访慰问、义务劳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每年主动参加公司组织的献血活动,累计捐献血液1000毫升。在疫情面前,杨叔军同志积极响应公司发出的“献爱心、援战‘疫’”捐赠倡议,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同时在得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血库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主动献血。他表示希望通过爱心募捐的方式,以爱传递温暖,为重点疫区和需要救助的群众送去温暖和关怀,也希望自己的行动能为年轻队员作出榜样。 “有意者而劳之,则必事成”。杨叔军同志连续多年被公司评为“先进个人”,在抗击疫情当中,由于表现突出,被安庆市公安局评为“抗疫先进个人”,并被公安部授予“全国疫情防控表现突出保安员”称号。他正是凭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实践着自己平凡的人生,而这平凡之中却蕴藏着人生无穷的哲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