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大地尽飞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1200多年前,唐朝诗人王昌龄感慨。 如今,荒凉偏远的西海大地彻底换了新颜。贫困地区群众用多彩的产业、崭新的生活、洋溢的笑容迎接这场等待千年的告别—— 2020年4月21日,青海省政府发布公告,经专项评估检查,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等17个贫困县(区)达到脱贫退出标准。至此,青海全省42个贫困县(市、区、行委)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 “穷貌”换“新颜”、“苦脸”变“欢颜”,行走在西海大地,记者发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故事,讲也讲不完—— 第一站:喜讯捎给总书记 “快进屋,尝尝我的酩馏酒!”冬日的午后,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新村,吕有金家的庭院里酒香扑鼻。 一边将记者迎进酒坊,吕有金一边捧起包装精致的酒瓶,兴高采烈地说:“我这酒坊一年能酿几千斤酒,纯收入有十几万元……” 看着笑容满面的吕有金,很难想象,就在几年前,他还和祖祖辈辈一样,居住在班彦新村对面海拔2700多米的沙沟山上。 沙沟山土地贫瘠、交通闭塞,村民过着“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日子,面临出行、吃水、看病、上学、务工、娶亲等“六座大山”,“这方水土养不活这方人”。 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启动,村民集中搬到了公路旁的班彦新村,吕有金家也住上了200多平方米的农家小院,“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2016年8月23日,一个让吕有金毕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正在青海考察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情况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了他的新家! “总书记仔细阅看我家的《扶贫手册》《贫困户精准管理手册》,还关切地询问搬入新村后从事生产、外出务工、孩子上学等方面的打算,他实实在在地心疼着老百姓啊!”时间过去4年多,忆及当时的情景,吕有金仍然激动不已。 有总书记的关怀、有党中央的指挥,吕有金满身干劲。 2017年,他办齐了经营酒坊的各种证件,靠着祖传酿酒手艺,第一年就挣了15万元,轻轻松松摘掉贫困户帽子。 日子越过越红火,吕有金一直念叨着,“村民过上了好日子,总书记什么时候再来看看。我一定要向他敬杯亲手酿的酩馏酒,跟他说一说村里的变化。” 从吕有金家出门左转,步行3分钟,吕有荣家就到了。走进吕有荣家,一张精心装裱的习近平总书记的照片挂在中堂最醒目的位置。 提起总书记来到班彦新村的情景,81岁的吕有荣眼里泛着激动的泪光。“总书记握着我的手,问我身体好不好?家里情况怎么样……特别温暖亲切,像亲人一样。” 过去,吕有荣的儿子因腿有残疾,没办法外出务工,千儿八百的打零工钱都挣不上。搬下山后,儿子申请到政府的养殖项目贷款20万元,“养了300只羊,没过多久就净赚了4万多元”。 听说记者从北京来,老人连连点头说,“北京好、北京好,离总书记近。请你们给总书记捎个话,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总书记可以放心了,请他有时间再来我们新家看看!” 第二站:李军利的军令状 距离班彦新村100公里外,化隆回族自治县沙连堡乡其后昂村,扶贫书记李军利正忙着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天气越来越冷,村民不能上山放牛,储存的饲料够用吗?” 2018年,青海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化总队二级高级警长李军利被选派到其后昂村担任第一书记。 当时,其后昂村道路泥泞、坑坑洼洼,村民都还住在传统土庄廓中,村内唯一的砖结构建筑村委会年久失修,屋内没有一件办公设施…… 衰败的村庄模样激起了李军利的斗志,在第一次村党支部委员会上,他向村民立下军令状:“群众不富,其后昂村不脱贫,我绝不回去。” “先让村庄靓起来,提振群众‘精气神’、争取群众的信任。”李军利从最急需、最基本的水、路、网、村容村貌等方面入手,帮助其后昂村争取到美丽乡村项目建设资金130万元。 宽阔洁净的水泥路修到村民家门口,白色的太阳能路灯沿着村道整齐排列,一栋栋新建的砖瓦房依山而立,清澈的自来水通户入家……2年多过去了,昔日破败的小山村旧貌换新颜。 村庄美起来,李军利又思考如何让群众富起来,“只有发展产业,脱贫攻坚才有源头活水,才能彻底拔掉‘穷根’。” 经过深入走访调研,李军利发现,其后昂村山草丰茂,牛羊养殖有天然的优势。此外,村民世代放牧,养殖经验丰富,如果有资金支持,村里的草膘牛羊肉将有广阔的市场。 然而,如何争取资金的支持呢? “众人拾柴火焰高,单打独斗难作为。”在李军利的奔走协调下,2018年5月,青海省公安厅科信总队党支部、监管总队党支部以及青海省安防协会等5家单位与其后昂村搭建起“5+1”党建共建扶贫平台。在该平台的推动下,2018年8月,其后昂村成功引进资金106万元,与全村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联合开办了“化隆其后昂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里养了30多头牛和200多只羊,出栏的话,每户贫困家庭预计可增收6000余元。” “李书记真心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我必须支持他。”听说村里要成立养殖合作社,完麻当周第一个站出来响应。他拿出自家的7亩田地用于兴建厂房,还投入17头牛入股合作社,成为合作社的大股东。 如今,家底越来越厚,完麻当周正计划着将养牛规模扩大到50头,开春在后山再种上100亩青草。 第三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从其后昂村出发,向西北方向行驶100公里,尖扎县坎布拉镇俄家村到了。 时钟早已走过零点,扶贫书记王济山还没有休息的打算。揉一揉有些酸胀的双眼,他换了一副度数更高的老花镜,接着投入到工作中。 自2018年担任俄家村驻村第一书记以来,这位58岁的尖扎县公安局二级高级警长再也没有在零点前上床睡过觉。 俄家村位于黄河李家峡水电站南侧,水电站修建时,有66户村民被征地拆迁。因部分村民对补偿金额不满意,上访、告状成了家常便饭。 经过摸底走访,王济山将解决补偿款问题作为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第一项任务。他主动与上访村民交朋友,三天两头登门拜访,聊家常、讲政策、说道理,“国家对补偿金有明确规定,不会因为上访就给予更多照顾。上访耗时耗力耗金钱,有这个工夫还不如好好发展生产……” 慢慢地,村民的心结打开了。 2019年10月,搁置了近四年的库区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顺利发放到村民手中。 “化解矛盾尽职尽责,为民服务呕心沥血。”兴高采烈的村民将一面锦旗送给王济山。 解决了扶持资金,王济山又忙着制定村规民约。 俄家村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杂居村落,全村居住着藏族、回族、撒拉族、东乡族、汉族五个民族的群众420户、1503人,家族、民族、宗教问题盘根错节。 “村民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不同,一旦发生矛盾摩擦将严重影响村庄治安稳定。”在公安基层一线工作17年的王济山深知,俄家村要实现脱贫致富,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是基础。 于是,他挨家挨户走访调查,俯下身倾听诉求,认真记录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终于制定出《俄家村村民自治章程》《俄家村村规民约》和《坎布拉镇俄家村村两委工作手册》。 “有规矩才有约束,村民做事时心里有了条红线。”王济山说,如今,每户村民家门口都贴着一份《俄家村村规民约》,村民间的矛盾纠纷少了六成。 村庄和谐稳定,村民一门心思谋发展,精气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角杰干起了养殖,已于2019年顺利脱贫;群日投资了一家店铺,今年预计会收入5万元;马伊斯哈尕正在翻新自家年久失修的房屋…… “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好,我得撸起袖子加油干!”不久前,建档立卡贫困户当知向王济山递交了退出低保申请书。为了进一步增加收入,当知还购买了汽车,与他人合伙注册了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我希望能够收到所有人的退出低保申请书。”提起未来,王济山——这位还有两年就要退休的老民警,语气坚定。 记者手记:最亮的警徽 最深沉的爱
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翻过重重山峦,海拔逐渐升至3200米时,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沙连堡乡其后昂村出现在眼前。 进入冬季,这里是冰雪的世界。天空湛蓝,树枝挂满洁白晶莹的霜花,银丝闪烁如玉树琼枝。 如此美景,青海省公安厅驻其后昂村第一书记李军利却无心欣赏。 最近几天,他忙着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天气越来越冷,村民不能上山放牛,储存的饲料够用吗?” 始终将村民的事情放在心头,想方设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在脱贫攻坚一线,像李军利这样奔走忙碌的民警还有很多。他们牢记使命重托,用脚丈量土地,用心倾听民意,用力解决难题—— 在广西,公安部驻三江县独峒镇唐朝村第一书记朱振将侗绣作为帮助群众增收的产业来抓,创建“侗娘手工坊”,实现顾家、传艺、脱贫“三不误”;在贵州,安顺市平坝区公安局驻白云镇洋西村第一书记韩克渊申请110余万元,修建村卫生室、卫生厕所、文化广场,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在西藏,林芝市公安局驻墨脱县格林村第一书记黄家斌已经联系到120个长期助学名额,总费用达700余万元,结对帮扶了本村、本乡、周边乡镇的102名学生…… 让警徽始终在脱贫攻坚路上闪耀光芒,人民警察用实际行动写下忠诚的答案——对这土地、对生活在这土地上的人民,爱得深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