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历史无言 精神不朽

2021年07月09日 08:31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周宇翱   
中国警察网 · 周宇翱  |  2021-07-09 08:31

  小时候,常听长辈们如数家珍地讲述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故事,我听得入了迷,也梦想成为像志愿军战士一样的英雄。前不久,在部机关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红色电影展映活动中,我观看了《上甘岭》这部影片,重温那段历史,想起那群最可敬、最可爱的志愿军战士,不禁心潮澎湃。

  他们以党性彰显忠诚。

  党性是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源泉。电影中,为减少伤亡,争取时间集结兵力囤积弹药,将敌人牢牢钉在原地,上级决定暂时放弃对表面阵地的争夺,守住坑道尽可能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当命令传达到连队时,连长和七连指导员决定在坑道里成立临时党支部。心中有党,脚下生根。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战士们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他们忠于党、忠于祖国,他们在坑道里严守纪律、苦中作乐,他们扛过饥渴、经历艰苦,最后冲上了主峰,夺得决定性胜利。

  他们以承诺践行担当。

  “这个阵地,长只有500公尺,宽不到300公尺,现在一寸也不少,我们交给你了。”这句话是影片开头七连指导员将主峰阵地交给八连连长时的嘱托,也是影片最后八连胜利完成任务,连长将阵地交到下一个换防连队时的介绍。这一句承诺在耳畔回鸣,激励人心,催人奋进。“一寸也不少”短短五个字,是他们——一群艰苦鏖战、可歌可泣的战士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对党作出的庄严承诺。

  他们以大爱铸就军魂。

  电影中那个关于苹果的故事让我难以忘怀,面对敌人对坑道口的封锁和对补给线的重创,战士们陷入绝境。炊事员冒着枪林弹雨为坑道的战士们送来补给,并带来师长托交的两个苹果。这来之不易的苹果在坑道里传递了一圈,却没有一个人舍得咬下一口,坑道的空气变得格外凝重,连长果断命令:“切开,一人一片!”

  战场的残酷、条件的恶劣、对身心的极大挑战,但他们依旧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这种大爱植根在每一名战士的心中,自然地流露,是那样的动人心弦。也正是这种在战斗中结成的生死情谊,把全体志愿军凝聚成钢铁般的强大力量。

  他们以信念创造奇迹。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同样扣人心弦的还有那首流淌在坑道里的《我的祖国》,它勾起了志愿军战士对家乡山河美景的回忆,也让他们下定了保家卫国、坚守阵地的决心,因为战士们深知,他们的身后就是祖国,为了祖国人民的安宁,他们必须坚守,绝不后退。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忠诚信仰,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70年前,这些战士倒在了那片遥远的土地上。先辈遗志、代代相传。在和平年代,有更多的人奔走在建设祖国、维护社会平安的征途上,这其中,那群身着藏蓝制服的人尤其耀眼。他们忠诚于党,砥砺向前;他们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他们一心为民,守护平安。

  我也有幸成为这支队伍中的一员。从一名党员学警到一名派出所民警,再从一名刑侦技术民警到现在的公安科信民警,第一次参加安保、第一次接处警、第一次调解矛盾纠纷、第一次办理案件、第一次参与系统平台建设……诸多的第一次,让我对“为何从警”有了新的理解。那是圆满完成安保任务的喜悦,是妥善处理一起警情、化解矛盾纠纷的成就感,是抓获犯罪嫌疑人并将其绳之以法的正义感,是建设平台为民办实事的获得感。入党誓词,铮铮在耳;从警誓言,声声入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始终会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作为新时代公安民警,必须“以史为镜,以史明志”,传承伟大的上甘岭精神,敢啃硬骨头,在岗位实践中淬炼成钢,肩负起新时代的职责和使命,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作者单位: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