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镌刻在心中的忠诚

2021年04月12日 08:54     来源: 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    作者: 胡金花 林静   
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 · 胡金花 林静  |  2021-04-12 08:54

  讲述:胡金花(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江海派出所民警) 整理:林 静

  又是一年清明,天色阴沉,车窗外的雨淅淅沥沥。我捧着一束白菊,跟随队伍前往坐落在上海奉贤海湾的公安纪念广场,心中怅惘。

  42年前,也是这样的阴雨天,家里接到县民政局的通知,我的哥哥胡士平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了。那天,对于我们全家来说是极其悲怆的一天。我永远忘不了父亲那天悲恸而隐忍的眼神。作为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对军人和战场,父亲比我们任何人都有体会。“死得其所!”这是父亲在那天说的唯一一句话。

  哥哥牺牲后,被安葬于离上海2500多公里外的云南金平烈士陵园。第一次去祭奠哥哥,我们全家几经辗转,在云南陡峭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两天多才到达。站在哥哥的墓碑前,我泪流满面,紧攥着哥哥奔赴前线之前寄给家里的最后一封信。“我要去战场了,不要为我担心,这是军人的使命,是党员的职责……小妹,我不在家,你便是大姐了,照顾好父母亲和弟弟。”我想哥哥可能从那时起已经有了“不归”的勇气和信念。

  在那片陵园中有太多像哥哥一样为国捐躯的英魂,我深深地被他们英勇无畏的事迹所打动、所震撼。也是从那时起,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念头在我心中扎了根。

  不久后,我走上公安工作岗位,我立誓要做像哥哥一样勇敢出色的“排头兵”。抱定这样的信念,我在从警之初没有听从单位的安排去往内勤部门,而是自告奋勇进了派出所的办案组。

  起初,同组同事对我并不买账,认为一个小姑娘“派不上用场”。但接连几个案子下来,改变了大家对我的看法。

  还记得那是在辖区运河北路发生的一起打架案件。处警现场,双方情绪十分激动,就在互相扭打胶着不下之时,一方突然从口袋中掏出一把刀狠狠地朝着对方喉咙刺去。见状,我没多想就冲上前去,一把抓住了他手中的刀。行凶者在我阻止的那一瞬间神情错愕,竟也避免了事件的再度恶化。当时同行的老师傅看到我这一举动,着实吓了一跳,“你这姑娘,还真是天不怕地不怕!”

  就这样,伴随着一起起案件的侦破,我获得了所里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并成为当时分局第一个“女警长”。

  1986年6月27日,是我人生中极其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我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愿望终于成真,这于我是荣光更是鞭策。

  “不计个人得失,不为身前名利,只求国家繁荣、人民安居。”这是共产党人的品质,是哥哥投身战场的信仰,更是我前进的动力。怀着这样的信念,我继续走在公安办案一线的路上,先后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上海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公安局十大巾帼标兵等荣誉。我从警走过的路和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哥哥对我的影响。“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同的信仰,坚毅勇敢是我们共有的本色。

  现在,我们家成了地道的“警察之家”,我的弟弟、我的儿子都是人民警察。那天,我问孙子:“长大后想做什么?”“奶奶,我也要和你们一样,做身穿制服的人!”孩子稚嫩的童音把我逗笑了,可我明白这“光荣”是深深融入骨血中的骄傲,是一生镌刻在心中的忠诚。

  那天,我们肃穆列队在奉贤公安纪念广场,缅怀英烈告慰忠魂,以你之名,我们会继续向光而行!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