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警网专题  >  2021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红色圣地公安行  >  浙江  > 正文

从公安的这个窗口,嘉兴人走向全世界

2021年05月27日 15:12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李继升   
中国警察网 · 李继升  |  2021-05-27 15:12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前些年,这段在网上爆红的金句,说出了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心声。拿上护照,订上机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对于渴望拥有更多经历、见识的年轻人来说,着实潇洒。在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浙江嘉兴全市有超过30万人次办理了出境手续,无论是旅游还是工作、探亲、留学……“出国”这件事在今天看来早已是家常便饭。然而,在30多年前,“出国”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还是遥不可及的一件事。 

  1984年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出入境管理从公安部门的角度来说也刚开展没多久,当时叫嘉兴市公安局外事科,后来才更名为出入境管理科。”曾担任嘉兴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局长的陈华,30多年前,就读英语专业的她毕业后,被嘉兴市公安局招进了外事科,当时改革开放正处于起步阶段,外语人才难得,陈华也就此成为同龄人中最早和“国外”这个概念打交道的人。 

  “当时个人要出国的话,基本只有‘探亲’一个名义,只有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才可以申请到国外或是港澳地区探亲。但这个出境的手续是很复杂的,要成功拿到护照,从申请开始差不多要花两个月时间。”陈华回忆,当时办护照的材料要求非常严格且繁琐,申请人首先要向公安机关陈述需要出境的充足理由,出具外方正式的邀请函,同时还需要外方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担保书。缺一样文件,就得寄国际邮件通知外方把缺的东西寄来,这些跨洋信件一来一回所花的时间可想而知。 

  “所以当时能够有机会走出国门的人是很少的,像我工作的第一年,1984年,嘉兴全市只有75人次成功办理了出境手续,这其中大部分人还是以政府考察或是与外方企业进行合作接洽的名义办理的,普通人要想出境出国,真的很不容易。”在当时,地级市的公安机关还不具备审批核发护照的权限,因此陈华和她的同事们都要先从申请人那里把材料收齐,然后寄到省公安厅,由省公安厅来统一审核、制证、发放。 

  这样的管理模式,随着社会越来越开放,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很快就捉襟见肘了。以嘉兴举例来说,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全市一年办理出境手续的人数都还在几百人的规模,比如1997 年是600 多人,可是到1999年就有2500人了,之后就以每年30%40%的幅度增长,直到2019年,超过了30万人次。 

  和这个快速增长的数字相对应,出入境管理工作的改革也应运而生。陈华回忆道,21 世纪初,尤其是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全社会在各个层面与境外的交流日益紧密,尤其是随着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提升,出国旅游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因为境外旅游的兴起,形成了每年几个固定的出国旺季,那时候,我们审批的人手根本不够,很多同事甚至在上班时间都不挪一下窝的,从早到晚就是在审批……我们相互之间甚至定了个规矩,每个人下班之后还要至少批20个申请件才能走……当时每天的申请件都堆积如山。” 

  改革迫在眉睫。而在这方面,嘉兴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关键是‘试’!只要尝试了,总有新办法!”让陈华印象深刻的是2014年,作为全国试点,在嘉兴开展的“三表合一”改革。过去,赴国外、赴港澳地区和赴台湾地区三种出境申请所用的表格制式是不一样的,这就导致同一个部门里面要分三批人来处理各自的业务……各自为政的结果不但制约了团队效率,也加大了当时正在设计的网上电子审批系统的开发难度。“一开始改革也有阻力,有人说自从有出入境管理工作以来,三表就是分开的,怎么能混为一谈呢?等到试点施行一段时间,度过了整理数据、打通部门壁垒的大量工作之后,大家很快就尝到‘三表合一’的甜头了,这项改革也得以迅速在全国铺开。” 

  利用科技赋能,打造现代出入境管理新模式,用数据多跑路换取群众少跑腿。无纸化审批、三表合一、市县同权、自动审批、24小时自助审批……一件件改革目标从构想迈向了实现,一个个嘉兴人从中受益,得以更轻松、更便捷地从嘉兴全市的出入境服务窗口,迈出走向世界的步伐。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服务改革开放发展大局、服务人民群众,嘉兴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在技术硬件革新、理念政策创新的引领下,正不断释放出嘉兴这座现代化开放城市的活力。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