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场“委员通道”直击热点痛点
对质疑有勇气 对未来有信心


3月7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8位全国政协委员走上通道,在人民大会堂现场“隔屏”回答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分会场记者的提问。 教育、投资创业、“一带一路”……记者提问的社会热点问题,甚至“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怎么办”“芯片‘卡脖子’如何解决”等痛点问题都得到了全国政协委员们的回应。 全国政协委员有底气、有勇气、有信心的回答引发广泛关注,“两会好声音”亮点纷呈。 3月7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这是记者在分会场屏幕前举手提问。新华社记者贺长山摄
有底气 91种精神,都是不断前行的动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一个政党一刻也离不开精神的滋养。”面对提问,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副院长吴德刚深情阐述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他介绍,近几年,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地区和领域形成的革命精神,共有91种。“革命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作为一名老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安徽宿州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班员许启金同样有底气。在被问到“如何在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时,许启金给出了一串数字:工作39年,完成1200余项带电作业任务;顶着4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工作,连续4天爬上40米高的铁塔…… 百年党史和一线工人的共通之处在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供电”。 这是共同的底气。 有勇气 直面质疑,为中国制造加油鼓劲 国产车、国产手机企业因缺“芯”而导致减产、停产的问题如何解决? “集成电路是科技工作者的长征路,我们正在与时间赛跑。相信在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下,我们在关键‘卡脖子’问题上下大力气,一定会有更大突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周玉梅介绍,目前,我国自主研发芯片已经在北斗卫星、超级计算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芯片制造企业和封装企业已经进入全球同行业的前十。 中国制造,真的“大而不强”吗? 面对质疑,全国政协常委、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斯泽夫认为,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但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完成了从追跑者到并跑者的转变,并已连续11年居世界首位。“中国的制造业一定能抓住‘十四五’时期的机会,迅速补上短板。”斯泽夫说。 有信心 展现大国之力,尽显大国担当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在回答中国企业如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勇用这三句话作为回答。“未来我们将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打造新的精品工程、幸福工程和民心工程,把‘一带一路’建设得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周勇的话语充满信心。 “我们会长期在这块热土上投资,支持创新创业。”全国政协委员、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也对中国创业市场充满信心。他认为,中国创业的底气,就在于中国有完善的创业体系,有巨大的市场,有勤奋的大众,还有政府部门的全力支持。 “我们相信,在中国经济的发展新阶段,会有更多的企业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我们作为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会一路陪伴他们成长。” 提问在继续,答案在心中,勇气和信心在不断延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