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警网专题  >  2022  >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  要闻  > 正文

市域社会治理关键词——【创新法治宣传思路】

普洱:“土办法”让边境村寨“法味”浓浓

2022年03月25日 16:35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马燕 陈芝坤   
中国警察网 · 马燕 陈芝坤  |  2022-03-25 16:35

  “谢谢警察同志,以后我们会用法律保护好自己,也会带动村里人一起学法守法。”3月10日,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南畔村文化广场传来阵阵掌声,澜沧县公安局拉巴派出所教导员王小强再次来到村寨,为村民宣讲法律知识。

  普洱市边境线长486公里,居住着哈尼族、彝族、拉祜族、佤族、傣族等26个民族群众,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0%,少数民族占65.7%。近年来,普洱市公安机关积极作为,创新思路,用“土办法”走出一条法治宣传教育的新路,切实解决了边境难管和农村法治基础薄弱等问题,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全市刑事案件立案同比上升4.6%,15起现行命案全破,发案同比下降16.67%;查获跨境违法犯罪案件同比下降27%,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均位居全省前列。

  以案释法,“告知书+连环画”敲响警钟

  针对群众法治意识淡薄、解决矛盾方法简单粗暴等问题,普洱公安机关加强正面引导、反面警示、以案释法。设计制作《城乡居民守法提醒告知书》,归纳总结“不打架、不闹事、不酗酒”等12条、19个“不”,让群众牢记于心,养成行动自觉,因打架斗殴、酒后滋事引发的命案明显减少。

  同时,印制少数民族群众看得懂、感兴趣的《命案防控警示手册》连环画,挨家挨户发放,引导群众汲取教训,提高理性解决矛盾、运用法律维护权益的意识。深入典型命案发案村、社区进行巡回审判、公开宣判,组织群众旁听,真正取得审理一案、教育一片、震慑一方的效果。去年,全市公安机关共化解矛盾纠纷5233起,同比下降33%,群众感慨地说“戾气少了、和气多了”。

  法润乡村,让法走近群众身边

  “各位老乡,在利益诱惑面前,一定要算好法律账、经济账、亲情账、人生账四笔账,如果把不住底线,必将自食其果、得不偿失。”去年年底,普洱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朱曦明来到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芒信镇芒信村允软小组,为500余名村民讲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活动现场,允软小组干部岩依嫩说,这样的法治课好听实用,大家深受教育启发,自己以后会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到打击偷越国边境、电信网络诈骗等行动中来,共同建设平安家园。

  针对农村法治基础薄弱、法治力量不足的实际,普洱公安机关统筹调动全市公安民警及法治专业力量,开展多元化、接地气的法治宣传教育。通过采取分区包点和市县乡三级联动的形式,全市公安民警每季度分批下沉到900余个行政村,与群众面对面、一对一宣传法律。同时,全覆盖实施行政村“四个一”举措,即落实1名法律顾问、培养1名“法律明白人”、组建1支普法先锋队、建成1个公共法律服务站,确保法在群众身边,做到全警宣法“零距离”。

  普洱公安机关指导各行政村开设法治“动力超市”,开展法治宣传中心户、法治家庭评比等活动,累积积分兑换商品,激发群众学法守法的积极性。此外,制作800余个法治宣传短视频,开展抖音“直播说法”,开设微博、微信法治专栏,开通24小时法治热线,让群众更快更便捷享受法治阳光。

  送法到边,不让疫情、毒品越过边境线

  针对境外疫情形势严峻、跨境违法犯罪突出等问题,普洱公安机关坚持法治宣传教育引领强边固防,组织开展“法治春风拂边寨”专项行动,将涉疫、涉边、涉毒违法犯罪的宣传作为重点,开展双语普法、说理执法、火塘夜校学法活动,举行公开销毁毒品、枪支等活动,将法治理念根植群众心间。

  结合部分边民靠边吃边的问题,利用村民大会和微信群、村喇叭、微视频,讲深讲透参与跨境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加强国家安全意识等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爱边守边固边。同时,利用走访、专项行动等时机,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坚决做到不让疫情、毒品越过边境线。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