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警网专题  >  2021  >  我和我的祖国  > 正文

天空之眼

2021年01月07日 13:47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谢沁立   
中国警察网 · 谢沁立  |  2021-01-07 13:47

  题记:杨峻是天津市公安局图侦技防总队民警。警用无人机就是杨峻的“出警装备”。当视频监控成为民警破案的重要手段时,杨峻和同事们应用无人机,让城市上空看不见的天网织得更大更密,让罪恶无处遁形。                          

  图侦民警,摄影达人,八零后,正青春,当这些元素,在杨峻身上发生化学反应时,他一边激情燃烧,一边定力十足地操控着警用无人机,在祖国的蓝天下尽情写意着除暴安良的梦想。

  杨峻是天津市公安局图侦技防总队民警。“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这句出自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的名言,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杨峻给这位前辈的名言赋予了新的内涵,“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操控得不到位”。

  摄影设备和技术的升级换代,让曾经决定清晰度的距离已不再是问题,杨峻站在地面,手中的遥控器操纵着飞翔在200米高空的无人机,街头行人的笑脸和汽车的牌照一一清晰呈现。 

  警用无人机就是杨峻的“出警装备”。当视频监控成为民警破案的重要手段时,杨峻和同事们应用无人机,让城市上空看不见的天网织得更大更密,让罪恶无处遁形。

  一

  成为警察之前,杨峻是摄影发烧友。在公安大学读书时,他就用单反相机记录着生活的一个个瞬间。2009年毕业,他走进天津公安队伍。当他以为摄影从此只能是业余爱好时,队里让他接触图像侦察分析,紧接着,一个突发事件,让他的爱好与工作无缝对接到一起。 

  20148月122251分,天津滨海新区发生爆炸事故。当晚1130分,杨峻和同事接到命令,要以最快速度赶到爆炸现场,抢救式搜集现场周围视频监控资料。 

  快!快!快!

  现场所有实物痕迹都被摧毁殆尽,空气中难闻的气味,随时可能再次发生爆炸的危险,让这里充满压抑和恐惧。杨峻和同事顾不上这些,他们面对向外围疏散的车辆、人群,逆行冲进爆炸中心区域。

  杨峻穿着短袖T恤,除了一只口罩,再无其他防护。他们在火速赶来的救援部队配合下,登上爆炸现场北侧的海关大楼。他快步爬着楼梯,能听到自己喘着粗气,能感到自己慌乱的心跳。这座周边最高建筑,视频存储设备没被损坏,他们将这些存储器拆卸下来,用来追溯事故发生前后的情况。 

  这些视频存储器,虽然方方正正,个头却像拉杆箱那么大,重达十几公斤。七八十个存储器必须快速转移到安全地方,马上拷贝内容进行甄别,以便对爆炸原因、起火点位、起火时间等进行分析。这些存储器被杨峻和同事一个个从大楼里搬出,抬到军用卡车上,再运送到指定地点,足足堆满了一间会议室。

  之后的一个月里,杨峻和技术人员将这些视频资料提取、分析,为还原事故真相提供了重要依据。

  201512月,天津公安图侦技防总队组建了警用无人机专业团队,包括杨峻在内的4名民警通过专业培训和严格考核获得民航无人机飞行执照,机长杨峻又通过层层考试取得公安部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b类飞行执照,还拿到了公安部考官资格。 

  无论是冰天雪地,还是艳阳高照,无论是交错的建筑物上空,还是茂密的山区丛林,每当抬头望向天空,看着自己刻苦训练后游刃有余地操纵无人机,杨峻都有一种自豪感。在未来的“战场”上,无人机将围绕刑事案件现场实景还原、目标图像识别、通讯信息密采、动态巡控预警;在突发事件处置中,无人机能及时快速前往事发现场,将现场情况实时回传指挥部,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大大提升了应急响应决策的效率。灾难来临时,无人机高空地理信息采集,搭载热成像能准确探知生命迹象,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

  二

  蓝天之下,小小的警用无人机,在飞翔中开始了“破案”之旅。

  20171月的一天,图侦技防总队接到命令,需要无人机协助刑警侦破盗窃高档机动车系列案件。犯罪团伙在津偷盗路虎、丰田陆地巡洋舰、霸道等高档汽车90余起,在河北省作案180余起。专案组已经锁定外地两个藏匿被盗汽车的可疑村庄。棘手的是,村里人戒备森严,外人根本无法进入。 

  专案组正在查寻一辆白色三厢朗逸旅行车。此车为嫌疑人的生活用车,车辆进入这个村子后便没了线索,由于该村相对封闭,进出的外来人很容易被发现,无人机成为了最好的侦察手段。

  距村子一公里处,杨峻若无其事地和同事放飞了无人机。在外人看来,他们就是几个无人机发烧友,天寒地冻地跑出来过把瘾。  

  无人机在200米高空飞翔,从地面上望去很难发现。杨峻操纵了一个起降,短短三分钟就拍下村内全景图,第一张图拍到一个村子内部,街道、院落里没有发现目标车辆。再起飞第二架次,飞到邻村上空。超高清摄像头拍下清晰画面,发现一辆白色轿车,与目标车辆车型、颜色极为相似。 

  根据无人机采集到的信息,侦察人员夜晚俟机进入村子,确认就是嫌疑车辆,为后期找到嫌疑人窝点提供了重要线索,最终一举破获了这起盗窃车辆案值达两亿元的重特大案件,抓获50余名犯罪嫌疑人。  

  这是小试锋芒的警用无人机第一次实战应用。

  平安夜市中心街区的巡航,两架无人机循环交替起降,同步传输数据、画面,及时准确疏散聚集人群;重大赛事运动场上,无人机为所有涉赛场馆制作了720°全景图,倾斜摄影相机采集重点场馆信息,绘制三维地理图,应对突发事件时“有图可依”;对夜间逃进树林的犯罪嫌疑人,无人机搭载热成像摄像机,在夜间无光源的条件下也能准确发现隐藏者,并通过实时图传有效指挥地面搜查……这一系列坚强保障,让“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古训有了更加令人放心的时代新解。 

  20174月,虽然寒意未消,但午后温暖的阳光和路边新绿的小草一同宣示着春天的到来。 

  从3月到6月,禁毒总队的侦查员都在远离市区的富起化工有限公司周围蹲堵。他们每分每秒都在感受着温度的变化。尽管是24小时的“户外运动”加上有毒刺鼻的气味,但他们绝不退缩半步。  

  此前一个月,按照公安部《关于对全国重点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检查工作方案》的统一部署,天津市公安局迅速行动。经过排查,发现富起化工有限公司涉嫌“非法买卖重点易制毒化学品醋酸酐、甲苯、丙酮、硫酸、盐酸”。前期大量的基础工作,证实该企业的易制毒化学品存在流入非法渠道问题,经梳理研判,这条线索涉及广东、云南、新疆、甘肃、河南、陕西、河北等省市自治区,初步形成了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的链条式的违法犯罪集团。对此,天津市立即成立由禁毒总队主侦,图侦、技侦、网安、海关缉私等为成员单位的专案组开展侦破。

  20176月16日,此案被列为公安部2017-270号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目标案件。公安部禁毒局多次召开案件研究会,对已掌握的“货物”流向和接货人身份进行综合分析,判定该团伙非法买卖的醋酸酐会流入世界制毒地区。对此,部局领导明确要求最大限度地打延伸、摧网络。 

  易制毒案件取证难,固定证据更难。在以往的案件侦查中,禁毒民警多是发现毒品加工厂后采用倒查。而这一次,民警在案情不明朗的情况下,采用直接侦查手段更是难上加难。

  制毒工厂位于国道旁,唯一进入工厂的小道上布满暗哨,只要有陌生人进去就会引起警觉。杨峻接到命令后,带领警用无人机团队即刻出发。工厂附近的环境十分恶劣,荒无人烟,杂草丛生,蚊虫飞舞。

  为了隐藏起降场所,杨峻和同事选择了一公里外的一片杂草堆。500米高空,无人机睁开“天空之眼”,它的操纵者们全神贯注,除了手指,全身保持纹丝不动,否则稍有分神就可能导致目标离开视线。 

  醋酸酐是制作海洛因的原料,具有特殊气味,大多装在天蓝色大塑料桶中。三种机型的无人机半小时一个架次,每天24小时交替工作,无空档、无死角地记录着天蓝色塑料桶的数量,记录着每天进出场地的汽车牌照、装载量。 

  监控进入第7天,民警们发现,富起化工伙同天津港通化工罐装人员在厂区内将5吨醋酸酐以每桶200公斤进行分装,那些天蓝色的塑料桶由津昆盛世物流负责将货物运至该公司。25桶醋酸酐伪称“机油”配货装载至一辆物流车运往昆明。 

  专案民警一路跟踪。2017年721日,广东、云南、天津三地警方同时收网,专案民警在云南省德宏州将拟走私出境的5吨醋酸酐成功截获。 

  杨峻轻轻一笑。所有的疲倦都在破案的这一刻得到释放。

  三

  图侦民警的工作,并非只是和电脑屏幕相向而视,这个过程,不仅融汇图侦民警的知识积累,办案经验,更有着他们的细心、责任和勇敢。

  那是两年前的一起案件。犯罪嫌疑人张某在某小区内杀人后潜逃,小区的视频监控记录了张某离开的画面。杨峻和同事们按照传统的侦查思路对嫌疑人进行视频追踪,嫌疑人穿过马路进入另一个小区,调取视频继续追踪,案后1小时,2小时,3小时,怎么可能?嫌疑人竟然在这个小区彻底消失,周边所有摄像头连续24小时未见他的踪迹,也没有发现他离开小区的影像。 

  杨峻坐在电脑屏幕前,将小区周围搜集到的视频资料反复查看。张某的样子、走路的姿态,全部刻在他的脑海里。几个小时过去,静止的图像,快进的镜头,他仔细甄别着每一帧画面。

  张某怎么离开的?去了哪里?公交车站?出租车?杨峻在心里打着问号。

  杨峻坚信视频监控一定能捕捉到他的影像,他思考着嫌疑人可能乘坐交通工具离开,那离现场1公里外的公共交通枢纽可能成为嫌疑人的中转站,他调取公交车站的监控录像,此时几位乘客不时望着汽车驶来的方向,一辆公交车驶来,候车人有序上车。车缓慢启动。这时,视频中出现一个中年男子身影,他追赶了几步公交车,车辆并未停下,他甩着手臂,似乎在叫骂。片刻之后,他转过身来,面部正对镜头方向。一瞬间,杨峻精神一振,男子嘴上的八字胡与犯罪嫌疑人张某非常相像,再分辨他追赶汽车的姿势,杨峻判断,这就是张某。原来他早已预谋在小区内换装出逃,更换了帽子、衣服和鞋。杨峻又通过对嫌疑人的轨迹进行视频追踪,找到他前一天在商场购买鞋帽的画面,这张清晰的换装图为图侦后续的追踪工作提供了重要线索,张某很快被民警抓获,他自认天衣无缝的逃跑计划,最终还是败露在“天眼”之下。 

  杨峻至今记得那一次,与犯罪嫌疑人狭路相逢的情景。

  那是一起追逃专案。

  李某是该案的“2号人物”,膀大腰圆。自知民警会跟踪他,他在逃跑中想方设法反侦察,采用不出现、不打电话、不使用银行卡的方法,悄悄隐匿着所有踪迹。 

  但较量无时不在。专案组民警几经周折,终于发现他的妻子每隔两星期左右,便会开着私家车带着两个孩子回廊坊老家探亲。

  李某会不会在这里隐藏呢?李某家人行踪诡秘,一时找不到突破口。

  从视频中找突破!

  杨峻对廊坊相关的40余个点位视频逐一辩看。他和同事连续一个星期,每天清晨出门,一路查找监控,一路调取信息,不同方向,不同距离,一个不漏。 

  不同点位的视频监控,逐渐勾勒出李某妻子来到廊坊后的轨迹。她先将车子开进亲戚家的小院,然后带着孩子出门打出租,几公里之后,她下车,再打另一辆出租车。如此反复,要打四次出租车,或是环城绕行,或是穿城而过。

  李某的妻子频繁换车,显然是想甩掉警方追踪,但她怎么跑得掉?杨峻穷追不舍,终于发现李某妻子的目的地是位于郊区的一个小区。

  小区偏远,幽静,居民也不多。小区门口有个便利店,杨峻注意到这里监控设施不足以覆盖小区全貌,于是决定向外拓展侦查范围。

  中午,杨峻和民警周宏健看似悠闲地走进便利店。他看到收银台上方有个摄像头。

  此时,便利店里只有一个身穿黑色T恤的男子在货架前挑选东西。他拎着一把大葱,两袋水果走近收银台。他看见有两个“生脸”的年轻人正在收银台向店员询问着什么。他犹豫了一下,低头转身把手里的东西扔在货架上,脚步匆忙地从收银台旁边蹿过。 

  或许是直觉,杨峻一扭头的瞬间,看见男子半张惊慌失措的脸。虽然一闪而过,但他立即断定这就是李某!

  李某出了便利店,一路快跑。

  杨峻和周宏健奋力追赶。杨峻一直追在李某身后三四十米的位置,他有意压着自己的步伐。他发现李某体型健硕,不宜与他短兵相接,先用奔跑消耗他的体力。果然,跑到大约500米时,李某停下脚步,猫着腰呼呼喘着粗气。杨峻距离他两米远的位置停下来。警察!李某点点头,双手从腰间滑过。杨峻警惕地找寻身边的掩护点,他担心李某腰间有枪。只见李某的双手慢慢举起,举高,举过头顶。警察,我投降,不能再跑了! 

  从镜头中来到现实中,李某就这样被图侦民警抓获,杨峻还从他的腰间搜出一把匕首。

  每日观看视频,操纵无人机拍摄视频,都是耗费体力、脑力和心力的辛苦活儿,孤独寂寞和侦破压力一起考验着杨峻和他的同事们。但是,因为他们的热爱,因为他们的职责,这些急难险重都无法阻挡他们的前进脚步。为了维护正义、惩治罪恶,他们在镜头中寻找证据链条,他们操控着无人机一次次腾空而起,他们深知,这无怨无悔的付出,是为了天下无案;这一如既往的坚守,是因为人间有爱。祖国的天空,不能让罪恶的灰尘遮蔽;百姓的日子,一定让珍贵的平安填满。  

  (作者系天津市公安局河西分局挂甲寺派出所 谢沁立)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