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警网专题  >  2021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红色圣地公安行  >  浙江  > 正文

为“城市更美丽,交通更畅通,出行更舒心”嘉兴交警在路上

2021年05月27日 15:07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李继升   
中国警察网 · 李继升  |  2021-05-27 15:07

  如果说城市是有生命的,那交通路网无疑就是城市的血管,昼夜不停地输送着血液,让城市的每一个细胞都生机勃勃。而有一群人,像医生一样,每天都在疏通城市的“血管”,让“血管”更通畅,让城市更健康。他们就是交通警察。 

  无论在车水马龙的闹市,还是夜深人静的街巷,“风里雨里,我们在路口等你”,浙江嘉兴交警这一“等”,就“等”了34年。 

  198711月,嘉兴市公安局原交通科交通队实行机构改革,嘉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由此诞生。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嘉兴和当时的大多数城市一样,城小路也少。1983年,嘉兴撤地建市时,全市只有一条三级公路(320国道),公路总里程仅仅360公里,13个乡镇通公路,还不到当时全市乡镇的十分之一。 

  “那个时候,老百姓日常出行靠的是两条腿和自行车,不通公路的乡镇上有人要进城的话,还要划桨摇橹地走水路来回。”嘉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原支队长孙建平是交警支队成立后的第一批交警。老交警回忆老嘉兴,一切恍如昨日,“那时做交警跟现在真是不好比,基本就是维护交通秩序一项工作,连处理事故也几乎没有的,毕竟当时机动车很少很少,只有需要跑运输的单位才会有货车,私家车则听也没听过。”车子少,路也小,举个例子,今天车流密集、繁华热闹的中山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是一条仅有8米宽、1.5公里长的小路。“当时中山路两边都是矮矮的平房,路不仅窄,还七高八低的。”孙建平记忆中的中山路尚且如此,市区其他道路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而当时的交警,几乎所有的工作时间都是在这样的路面上执勤。不过和现在指挥机动车不一样,年轻的孙建平和同事那会儿指挥的是自行车。当时市区俗称的“五大厂”每天一到下班的钟点,厂门口顿时就会涌出声势浩大的自行车车流,蔚为壮观。从老城区去往老绢纺厂、毛纺厂的必经之路上,有沪杭铁路穿过,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人经过位于南堰的这处铁路道闸。寒来暑往,日复一日,孙建平和同事谁轮到在这里值守,谁的制服和手势就成为这个路口的信号灯。 

  嘉兴市区最早是没有交通信号灯的。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山路、建国路、禾兴路等市区干道拓宽改造后,一个个路口才相继建起了交通信号灯。最初的信号灯由人手动控制,操控信号灯的交警要爬上位于路口正中央、被大家戏称为“炮台”的岗亭,在居高临下的执勤中眼观六路,看哪条路上人流车流多,就把对应路口的绿灯多按一会儿。直到1996年,配置有这种原始信号灯的路口,嘉兴市区还不到10个。“现在仅中心城区就有400多个了,加上市本级的乡镇,已经有700多个路口安装了交通信号灯。”当然,孙建平口中的700多个交通信号灯,和那些20多年前的老信号灯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曾经在“炮台”里与烈日蚊虫为伴的岁月,在孙建平看来已恍如隔世。早在2008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已经在全市启动了智能联网信号灯,看似简单的红黄绿三盏灯背后,是嘉兴交警向科技要警力、要战力,主动探索科技手段在交通管理工作上的实战运用,是构建现代化交管警务新模式的不断创新。 

  “交通管理本身是一门专业,同时又是系统性的科学,我们也是不断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孙建平回忆道,2004年时,嘉兴全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刚到10万辆,到2020年底,这一数字已经超过160万辆了,“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太快了,什么都在变,交警的职能也早已不只是维持秩序那么简单了,一方面,我们积极应用前沿科技,依托大数据算力,打造自己的大数据链融入不同的交互场景,通过‘智疏’与‘治堵’并举,为拥堵作减法、为安全作加法。另一方面,我们始终在加强机制的建设和精细化的管理,完善‘人’‘车’‘路’各要素间的协调机制,争取少发生一起事故、少堵一分钟都是好的。” 

  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自2018年开展“珍爱生命,铁拳护航”交通安全大会战以来,全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40%,嘉兴交警切实担负起护民平安的职责使命,夯实平安根基,赢得了群众满意。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